猫咪一定要吃驱虫药吗?
谢邀 是不是一定要吃驱虫药,取决于你的猫的生活环境和饮食结构 如果猫生活在室外(未封闭阳台、院子等)且可以出入自由的话,那么必须要吃驱虫药。 因为体外寄生虫如蜱虫、螨虫等等,是可以通过直接与外界生物接触而感染的;即使吃了驱虫药也不排除有体内成虫的可能。 所以外出自由的猫必须定期服用驱虫药。 根据我国卫生计生委发布的《预防性杀虫药的用法》推荐,对啮齿动物毒力较大的杀寄生虫药阿苯达唑对猫和老鼠的最低中毒剂量分别为10mg/kg体重和5mg/kg体重。因此对体重大约300g的成年猫来说,一次服用2片(每片含阿苯达唑200mg)即400毫克就足以导致其死亡。 而一般的驱虫药片剂规格为25毫克/片,因此只需要喂服2粒胶囊就达到上述剂量了。 如果猫生活在家里,定期打扫清理,搞好卫生,没有机会直接接触外面虫子,也应该吃驱虫药。因为寄生虫可能潜伏在植物里,也可能混在食物里被吃进体内。特别是春天来了,又是各种虫子冒头的季节,给宠物吃驱虫药很有必要!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绦虫病比较容易消灭,但是预防工作仍然不可忽视。因为绦虫的幼虫期需要在中间宿主(寄生虫以其它小动物为寄主时期)消化道内发育成较大大小的成虫才能在体内成熟并产卵。如果不小心吃了含有幼虫期的绦虫消化液或者虫体,就有可能被感染。所以为了防止绦虫感染,应注意不要喂猫吃生肉以及没煮熟的肉,及时清理粪便,保持环境卫生。
如果家里有喵星人,一定都听说过体内驱虫和体外驱虫吧。体内驱虫指的是预防蛔虫、绦虫等内寄生虫;体外驱虫则指预防跳蚤、蜱虫、钩虫、蛔虫等虫害。由于猫砂盒为各种蠕虫卵、幼虫提供了适宜的生活场所,猫极易成为蠕虫感染的宿主。因此,驱虫是促进猫咪健康成长,保证主人身体卫生的重要措施。那么以下这些关于驱虫的疑问,你又明白多少呢?
为什么要驱虫?
无论是体外寄生虫还是体内寄生虫都会夺走宠物身体内的营养物质,甚至引起贫血、皮肤病、搔痒等疾病症状,威胁宠物的健康。更可怕的是,很多宠物的寄生虫都可能感染主人,尤其是家里面有小宝宝的话,接触宠物更加频繁,接触寄生虫的可能性增大,更加容易感染幼虫。因此,定期驱虫对于宠物和宠物主人都是很重要的。
驱虫药怎么选?
选择驱虫药,我们一定要谨记“遵医嘱、按体重、有计划”三个原则。首先,要遵医嘱选择合适的驱虫药,有的猫需要驱虫两次以上才能彻底驱完,这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千万不可自己盲目操作;在选择驱虫药时一定要根据猫咪的体重选择合适的剂量,并且遵循“不轻喂,不重喂”的原则,这样既保证效果,又避免了药物毒副作用。此外,驱虫是持久的事情,一定要有计划地定期驱虫,而不是出现虫子症状表现了之后才想起来驱虫。另外,不同驱虫药有不同的使用时间,有的是饭前,有的是饭后,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和遵医嘱。
什么时间驱虫?
一般来说,刚买回来的宠物,要隔离并体检后,由兽医判断选择合适的驱虫方案和驱虫时间。新养的猫至少要在第一次驱虫2周后复查大便并检查身体情况,根据检查结果决定是否需要再次复查,直到连续两次复查均未检出虫体为止。已经养成定期检查习惯的猫,只要定期进行体内外驱虫检查和复查即可。
体外驱虫一般选择每月使用一次滴剂,或者每三个月打一次针。当然有跳蚤高发史或接触了跳蚤高发史的宠物,或是有跳蚤高发区域生活的宠物,可以在高发期每两周进行体外驱虫。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给宠物使用滴剂类体外驱虫药时,一定要将宠物耳朵后面、脖子后面、腿间皮毛抓散、滴上药液并擦匀,由于滴剂本身具有传导性,因此不用一滴一滴全涂满,只需重点滴涂几个地方即可。体内驱虫一般是每三个月或每半年一次。特别要提出的是,如果家里有多个宠物,要同时驱虫,不然驱完这个的,又轮到那个的,永远没完没了。给其他宠物驱完虫后,还要注意隔离3-7天,避免寄生虫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