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肿如何快速?

宋大立宋大立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耳朵肿胀,一般是外耳炎或者中耳炎导致的。可以用双氧水清洗耳道,然后用棉签擦干。 如果是药物过敏引起的,应该立即停药,同时口服抗过敏药如氯雷他定片(注意:12岁以下小儿慎用)。 如果疼痛明显,可以服用消炎止痛药,如布洛芬、去痛片等;如果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对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在全身症状减轻之后,还应继续用药3~5天,以彻底消灭致病菌;而对于慢性中耳炎患者,由于病变可能是缓慢发生的,应坚持用药至少1 周。

在服药的同时,应注意保持局部的干燥清洁,避免用力掏挖,以免引起感染。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炎症加重者,必要时需进行手术治疗清除病变。 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出现耳朵持续疼痛、发热、呕吐、腹泻、乏力等情况,可能是出现了鼓膜穿孔或内耳损伤,应立即就医。 预防耳朵肿胀,应该注意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摄入,戒酒,保持口腔及耳道的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积极治疗口腔及牙龈炎等。还可每天坚持做按摩。具体方法:两手中指夹住头顶头发,内外摩擦头皮,每天两次,每次20下左右;然后手指插入毛发内,轻轻梳刮头皮,同样具有预防作用。

赖雪玲赖雪玲优质答主

中耳炎多因伤风感冒、污水入耳、用力擤鼻等引起,主要症状是耳朵疼痛、流脓,甚至听力下降。急性中耳炎患者要尽早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同时局部使用2%的麻黄碱滴鼻,促使咽鼓管开放,有利于中耳的分泌物引流,可适当使用热敷、理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炎症恢复。

外耳道疖初起时局部红肿热痛,有坠胀感,外耳道或耳廓牵拉痛,可伴发全身发烧等症状。发现外耳道疖后,应暂停挖耳和外耳道冲洗,局部热敷,口服或肌注抗生素。若外耳道疖肿大、破溃流脓,急性炎症反应明显,疼痛剧烈者,应在局部麻醉后切开引流脓液,全身用抗生素。

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多在耳廓损伤、冻疮等病的基础上得来,病菌从外耳道或耳廓的伤口侵入,沿软骨膜与软骨之间的间隙迅速蔓延,耳廓先是一侧红肿,再出现硬结或水疱,疼痛难忍,同时伴有全身发烧。患者需卧床休息,静脉输注大量广谱抗生素,局部热敷。

急性外耳道湿疹多因对洗发水、火碱、灭蚊水等过敏引起,患者自觉外耳道瘙痒难忍,外耳道有糜烂渗液,甚至外耳道口被米粒状蜡痂阻塞,耳内闷胀不适。可用2%的硼酸溶液湿敷、清洁外耳道,再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滴耳、滴鼻,口服抗组织胺药和维生素C、潘生丁。治疗期间禁止游泳,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