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狗如何驱虫?
先说结论,大型犬每年需要注射2-3次,每月一次或者每两周一次的口服药,外用药可以选着使用。 体内外的寄生虫都要驱除,常用的杀体虫的药有阿苯达唑(口服)、伊维菌素(针剂),这些都是临床上非常有效的杀寄生虫的药;外用杀虫的药常见的有灭蚤灵、福来恩、灭螨宁等。具体选用哪一种药物要结合当地兽医的指导和驱虫药的药理特点科学选择。
这里要提醒宠物主们,体外驱虫是每个月都要做的,因为体外寄生虫有一个明显的寄生规律,就是“雌性吸血幼虫在羽化前必须吸取足够的血液以供生长发育和繁殖后代”,所以每月一次或者两次的体外驱虫很有必要,能够有效地杀灭成虫、幼虫以及虫卵。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驱虫,在使用驱虫药前,要用温水将皮肤清洗擦干,特别是注射部位,以防药液刺激皮肤引起不适甚至过敏。
要注意的是,犬心丝虫病属于体内寄生虫,虽然服用抗寄生虫药阿苯达唑有一定疗效,但最好还是能配合医生治疗。
两个月以内的大狗只能够打滴虫,两个月以上大狗体内外全面驱虫。滴虫的驱虫周期是一个月一次,全面驱虫的驱虫周期是半年一次,一年两次。但是药物性驱虫只能起到驱虫的作用,并不能灭菌,为了防止寄生虫的反复感染,除了药物性驱虫外还需要做护理性驱虫,使用除虫香波进行护理性驱虫能够更好的防止寄生虫反复感染。
市面上常见的驱虫药一般分两类,一类是注射液,另一类是片剂和浆剂。大部分的宠物主人不具有注射的专业技能,所以建议宠物主人选择片剂或浆剂给大狗驱虫。口服驱虫药的剂量一般是按照大狗体重来计算的,药量一定要把握准确,过多会对大狗肝脏带来损伤,过少则达不到驱虫的目的。大狗在空腹状态时肠胃内食物较少,驱虫药能够更好的与虫体接触,起到驱虫的目的,所以在给大狗驱虫时建议在空腹状态下服用。如果给大狗饲喂含有左咪唑成分的驱虫药,建议在喂食4小时后再让大狗外出排便。
服药后一定要将大狗与其它的狗狗隔离,以免传染。大狗在服药后,有的会将药物呕吐出来,或者排便时将活着的或未消化完的虫体排在地板、沙发或狗窝上面,一定要及时清理大狗的排泄物,以免污染环境。刚服完药的大狗,性情会变得焦躁不安,不要让大狗进行剧烈的运动,最好在服药4小时内拴养。驱虫4小时后可适当饲喂易消化的食物,72小时可恢复正常饮食。如果72小时内打针或服药、大狗患有疾病,在治疗康复5天后再进行下一次的驱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