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眉遛鸟是挂树上还是贴地上?
我们中国人,爱鸟而食之,古已有之。挂鸟、玩鸟、遛鸟、斗鸟,是很多老北京的休闲项目。遛鸟分为两种:一种是一大早去个背风避寒处,和一帮好友,坐了马扎子,摆了鸟架子,唱唱鸣鸣,谈天说地;再一种就是带着鸟四处溜达,让鸟儿活动活动,呼吸呼吸新鲜空气。
北京人养的鸟讲究“三害”、“五毒”、“八大件”。“三害”:红眼、白胸、罗圈儿嘴。“五毒”:翠鸟、燕雀、黄鹂、伯劳、戴胜。“八大件”:画眉、百灵、黄雀、红尾、玉嘴、白眉、红靛、喜鹊。这些鸟儿除了“五毒”属于野生不能养,其他都可以在市场买到,当然价格不菲。
挂鸟的鸟笼讲究也多,要松木、紫檀木等,镂空成各种花纹图案,外面加上一圈金丝细网,里面多是“坐池儿”。鸟儿进笼子,鸟嘴要背对着门口,这叫“送喜不送愁”。鸟笼子,大的挂“八大件”,小的挂“三害儿”。把鸟拿回来,要用布捂上脑袋,它就不闹了——这叫“入迷”。
“三害儿”小鸟儿是玩儿唱的,坐在鸟架子上就得挂得高,离着大镜面儿也得高,这样小鸟儿往高了唱,唱出底气儿,它自己还能照着镜子乐和。鸟架上有竹帘子,上头还有罩子。罩子得大,不透气,闷一会儿,小鸟儿渴了,就特别爱唱,这叫“闷音”。
“八大件”大鸟儿除了唱,还玩“牙”,就是露着两撇子白牙儿。画眉、白眉,露牙架要低,离镜子也低,而且架子前头低后头高,它必须得看见镜子,看镜子时正好脸仰着,才露牙儿。露牙架子有铜制的,有木制的,得镂出花纹儿,这叫“百宝架”。
“三害儿”小鸟儿得用“小来换”,用木头做个大框,再钉满小木格儿,外面罩上金鱼缸,底下还搁点水,这叫“浸水儿”,让小鸟儿凉快,也给它去上火。小鸟儿还必须常抓出来,让它抓杆儿,“磨牙”,这样唱声音亮。
大鸟儿得抓出来溜弯儿,“遛鸟儿”。遛鸟得上后海银锭桥那儿,那儿背风,鸟儿也愿意去。给画眉“遛弯儿”,得用“长来换”,用一根1米长的柳条儿,上面绕了绳子,绳子上挂着“短来换”,短来换是用30厘米的楠木棍穿的金丝网。长来换在头顶上一晃悠,小画眉在底下追着窜,跟捉迷藏儿似的。不过冬天不能遛,冬天得挂在暖和处儿,还得出笼子,用“罩杆儿”罩着。冬天的鸟儿,饿了,往眼睛上弹点儿小米子,用手指头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