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花猫是中国特有的吗?
其实狸花猫在我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在汉代以前就已经在一些王族及贵族家庭间作为宠物饲养,后来逐渐流往山间农村作为看家护院和捉鼠的家猫,其分布区域几乎遍布全国,特别是山东半岛及辽东半岛。在清朝时期,狸花猫还曾被皇室定为御猫,明清时更有“皇家贡猫”的尊贵称谓。据考证,狸花猫可能是我国北方地区的独有品种。虽然在南方很多地区都有类似花色的猫,但严格地说并不能称为狸花猫,因为其毛色和体型与北方的狸花猫有着质的区别。但不可否认这些猫同属于中华猫系。这些中华猫系的出现,可能是北方狸花猫南下与当地猫长期杂交的结果,也可能是各地区平行进化(中华猫祖群分布甚广,各地平行进化的结果)的产物。由于其并不是一个纯系种类,加上其他外来猫种的引入和杂交,这个中华猫系的纯种个体正在逐惭减少,已成了一个濒危猫种。
我国南方(长江以南)地区在解放到文革时期,常见另外一种被当地人称为“黄猫”或“黄狸猫”的猫。其毛色以淡黄色为主(略显棕色),皮毛泛黄且毛质粗乱无光,部分的额头上有一个倒三角形的黑斑。但总体来看这种猫体型较小、毛短且粗、表情呆滞、个性内向、不够活泼,没有北方的狸花猫漂亮和讨人喜爱。其主要被农村人用来捕鼠,因此存栏很少。由于外来猫种引进和杂交,这种猫在70年代后很少见到有人饲养了,因此也成了一个濒危猫种,有待人们去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