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脚猫咪为什么不会站立?
谢邀,这个问题问得真是时候,昨天正好在动物行为学课上听了这方面的内容。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问题,动物行为不是“为了完成某种任务而进行的”而是“对环境做出的适应性反应”。所以反过来,由于环境因素(这里特指外部刺激)引起的动物行为变化也不是“为了达到某个具体目的”而存在的。(例如并不是因为狮子想要“吃草”或者“喝水”才去攻击猎物,也不是因为水母感受到“压力”才做出收缩反射) 对于人类来说可能比较难以理解这一点,因为我们习惯把周围的事物划分到“有目的”和“无目的”两个范畴里。但对于生物而言,一切行为都是基于自身需求的适应性行为。
因此当谈到一只矮脚猫“不能站立”的问题上时,需要把这个行为放到整个行为谱系中进行观察。 从遗传学上来说,所有动物的行为都受到基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对于体型较大的哺乳动物而言,大多数的基因突变是通过卵细胞传递给后代的,因此在个体水平上表现为遗传变异。对于体型较小的哺乳动物或者鸟类而言,多数的基因突变为个体提供了更高的概率,因此在群体水平上表现出遗传差异。
那么回到正题,先天性的腿短是一种遗传缺陷,这一行为是否表现出遗传倾向呢?答案是肯定的。通过一系列的动物行为实验可以证实,对于大多数哺乳动物而言,当食物丰富时,其体重会增加,当食物缺乏时,其体重会下降,这种对食物的反应在遗传上是确定的。
同时,通过对近亲繁殖得到的一群小鼠行为的观测发现,当把这些小鼠放到一个陌生环境中时,它们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不同的反应,这些反应也表现出较强的遗传性。 也就是说,无论先天腿部长短如何,作为一个哺乳动物,当面临“需要移动身体”这一环境刺激时,这个行为是具备可遗传的基础的。
那为什么有的矮脚猫能站起来,有的却不能? 这个问题就问到关键上了。之所以会说矮脚猫能不能站立取决于外界的刺激,原因就在于此。 对于能站立起来的矮脚猫来说,虽然它们的腿短,但是在生理上并没有任何缺陷。能够站起来的是因为外部刺激的诱发(如用手轻轻抚触背部、帮助翻身等)使得它们意识到需要移动身体的位置,以获得食物、性和避免被天敌捕食。因此来说,能够站起来的矮脚猫并不是因为“腿太长”而站不起来,而是因为它们本来就可以站起来,只是平时没有“必要”站起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