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兔怎么会引起球虫病?
幼兔感染球虫病的原因通常有两个:一是栏圈、设备、饲料、饮水以及周围环境等受球虫的孢子化卵囊的污染,幼兔误食而引起感染;二是幼兔自身带虫。
因此,对未断奶幼兔发病,应从饲养管理中查找原因,尤其是环境卫生和母兔的乳头卫生。母兔带子较多,哺乳时幼兔争抢乳头,经常咬拉乳头。如果母兔乳头有损伤、出血或母兔本身带虫,当幼兔吸吮带虫的乳汁或误食被虫体污染的乳头和环境后,容易发生感染。
20日龄之内幼兔发病的较少,20日龄之后发病率较高。因为20日龄之内幼兔肠道内尚未发现有球虫寄生,所以这一时期很少发病。20日龄以后,尤其是40日龄之后,由于人工哺乳、饲料不适等刺激,使肠粘膜通透性增加,病原微生物易经肠道扩散,侵入肠粘膜上皮细胞内增殖与破坏,造成粘膜的炎症和溃疡,同时由于粘膜与粘膜下层渗透性增加,使肠道内毒素、内生元素和钠盐进入血液,造成全身症状,导致幼兔腹泻、生长停滞和逐渐消瘦。